您所在的位置:

学院新闻

    澳门人威尼斯官方学子“三下乡”:寻迹汕头澄海 传承红色基因

    时间:2023-08-21 来源: 供稿: 点击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为深入学习贯彻这一指示,“潮人行动”暑期“三下乡”红色专项实践队于2023717日至19日前往汕头,围绕“追寻革命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这一主题,以汕头市的红色基因为线索,搜寻潜藏在汕头的红色文化,深入了解其革命精神。

     

        微信图片_20230809211405

    樟林古港作为历史上粤东第一大港,是著名红头船的起航地。2023年7月17日上午,“潮人行动”实践队抵达樟林古港,从红头船起航,走入东里秦牧故居,驶入樟林城寨蕴藏的红色文化宝藏地。秦牧故居是一套潮汕传统建筑,俗称“四点金”,门壁上的潮式嵌瓷,历经一个世纪的风吹雨打依然精美。正门为一方正庭院,中置一水缸,缸中莲花亭亭净植。左厅是书房,秦牧少年时读书的书桌靠南墙而放,刻苦攻读的情景历历在目。实践队一行人于故居中探寻秦牧先生青年时期的生活环境,感受其在抗日战争时期,辗转于粤桂两省,参加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的点点足迹。以笔为戎,深耕党的发展路线是秦牧先生浓厚爱国情怀的深刻体现。

        微信图片_20230809211431

    17日下午,聚焦东里镇独有的红色资源,该团队来到了周礼平烈士革命事迹陈列馆,切实体悟红色革命文化精神。在陈列馆里,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了解到了周礼平的生平及其抗战事迹,其中就有他带领韩江纵队第一支队英勇抗战的英勇事迹。在讲解员细致入微的讲解声中,实践队走进了革命历史,重温了周礼平同志抗日救亡、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回顾了那段“血与火”的岁月,近距离感受到抗战时期的艰辛历程,队员郑丹昀表示:“我们的思想和精神受到洗礼,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激发奋进之志。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微信图片_20230809211743,微信图片_20230809213852


    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实践队也发现了该陈列馆在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文化上,做了不少努力和创新,比如鼓励当地儿童用方言传唱周礼平烈士生前创作的革命作品,并录制成短片,在陈列室中播放给参观者观看。通过采访陈列馆讲解员,实践队了解到,如此创新的方法一方面能够加深当地孩子们对红色革命文化历史的了解程度,另一方面也是对红色基因文化传承的一次人与科技的双赋能。

     

    当晚,为加强队员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及国防教育,更好地学习革命精神,提高大学生思想的先进性,“潮人行动”团队邀请退伍军人许国欣到一队员家中进行访谈,同时也有幸看到了他在军队中表现优异获得的奖状和勋章。谈到在部队生活中最深刻的印象时,许国欣微笑答道:“新兵入伍的前三个月,非常辛苦,跟现在你们大学生的军训很不一样,我们当时的训练很严格,因为你要在三个月内从一个普通老百姓转变为正式军人,这其中的训练是非常辛苦的。我们是直接走到飞机场去训练,那种水泥地是非常烫的,在修飞机的时候衣服总是湿了干,干了又湿。所以说新兵的这前三个月是无比辛苦的,印象是最深刻的。我们要在六点起床,做完早操之后才能吃早餐。由于经常吃空心菜,结果‘空心菜’在普通话里说着说着也就变成了‘空军菜’,大家总是可以苦中作乐,永远都保持着乐观高昂的精气神。”谈到这里时,许伯伯从潮汕话转变成普通话,饶有兴致地和实践队队员分享不同方言在军营里的碰撞所发生的趣事。作为语言专业的学生,我们也发现了语言并不只是一个形式上的东西,它还反映了家乡的文化并具有凝心聚力的作用。我们还了解到在抗战时期,两位潮汕人用方言加密通话,避开了被敌人窃听的风险。当谈及当兵的经历给他的人生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许国欣说:“没有当过兵的人和当过兵的人还是很不一样的。当过兵的人独立生活能力强,也有较高的承受力和耐力,从行为举止等方面也可以很明显的反映出来。当过兵的人大多都正直,富有正义感,对于很多事情都无法置身事外,非常的热心,并且有很强的集体观念。”当听闻实践队中有成员有入伍的想法时,他也十分鼓励和支持。 这次与退伍军人的访谈让队员们的感触颇深,队员蓝烁表示:“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一份光荣背后的艰辛与不易,也让我们更加明白‘所谓的岁月静好,不过是别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这句话沉甸甸的份量。同时更是坚定了我们继承和发扬革命文化的意志。革命战士们是当代青年人学习的榜样,是旗帜,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指引着我们新青年们自立自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助力。”

        微信图片_20230809212842

    2023年7月18日,实践队将目光聚焦到了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后沟和南溪村。

    后沟村的华侨文化与红色革命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后沟村第一书记陈镇锋介绍说,“当革命处于低潮时,为保存革命力量,村中革命参与者远走东南亚为侨。”走进红色土地,实践队跟随讲解员来到了荆祖祠和丽泽斋。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团队参观了荆祖祠,讲解员细致地讲解了后沟村与荆祖祠的历史渊源,向上可追溯到宋代有村民在此定居,而后后沟村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在广东东部地区播撒红色种子的有生力量之一。在参观完荆祖祠后,实践队来到了迎接八一南昌起义军筹备会议旧址——丽泽斋。丽泽斋设有后沟村革命史展览馆。在展览馆中,队员们用双眼和脚步真切地感受后沟村在革命征途中艰辛且尽显英勇的历程。

     

    图片包含 建筑, 户外, 狗, 前描述已自动生成

     

    此后,实践队踏上了前往南溪革命老区的路途。南溪是澄海著名的革命老区,许多革命前辈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他们可歌可泣的对敌斗争事迹很值得后人学习和纪念。这些事迹以文字或实物展示的形式呈现在革命纪念馆中,诸如蓑衣斗篷、自制枪支与手榴弹。参观完革命根据地后,实践队对南溪村村委干部进行采访,在采访中,他们介绍了当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并殷切希望实践队能将当地的历史事迹传播出去,发扬光大,让更多人了解到、能重温到那段艰难而伟大的建党历史,学习那光荣而艰苦的精神。

        微信图片_20230809213857

     

    在深入感受了那一段段伟大的红色革命历史后,为了进一步了解汕头市市民对于当地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潮人行动”团队于7月18日晚在当地大型商场展开了实地采访和调研,采访对象多为学生以及家长。实践队一行7人分为3个小组,1人负责拍摄,3个小组分头行动对商场里的人进行问题采访。通过大量的采访并赠送自主设计的汕头红色文化相关的文创产品,实践队了解到当地居民比较熟悉的汕头市红色文化有:中央红色交通线、红头船文化、文化馆、火焰社、各类红色文化馆等。具体学习的形式不仅有通过单位与学校组织前往展馆学习,也有不少市民自行前往参观学习。值得关注的是当地很多小学都组织了与红色文化相关的手抄报比赛、黑板报比赛、朗诵比赛等,让同学们可以在比赛中学习和传播当地的红色文化。采访结果也显示,学生对于红色文化活动的参与程度,受到所处学年段的影响。大部分中小学会组织红色文化相关活动,但是由于升学压力,高年级学生能参加的相关活动不是很多。也有许多大学毕业生说,虽然在学生时期会参与到学校组织的红色文化活动中,但是在毕业之后因为工作忙碌,对于红色文化的学习变得很少或者几乎没有了。另外,采访中也有些采访对象是家长,他们很重视孩子对于红色文化的学习,会利用周末的时间带孩子去红色文化基地参观学习。

        微信图片_20230809214301

        微信图片_20230809214306

        微信图片_20230809214311

        微信图片_20230810201818

    恰逢广东省流动博物馆近期在汕头主办以红色交通线为主题的巡回展览,实践队来到汕头市博物馆,一起探寻隐秘而伟大的红色交通线。2023年7月19日,“潮人行动”团队一行8人来到了汕头市博物馆实地参观、了解红色交通线主题展。通过陈列的一件件物品和一段段史料信息,队员们纷纷表示十分敬佩这条红色交通线上的每一位战士,是他们的坚守让这条隐秘的红色线路成为中央苏区与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它保存了革命的中坚力量,运送过食盐、布匹、电器、印刷、军械等苏区军民紧缺的物资,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尽管工作艰巨繁重,交通员在对敌斗争中都展现出胆大心细、勇敢果断、机警灵活的特质。就是在这许许多多的隐姓埋名的红色交通员的艰辛奋斗之下,红色交通线得以维系。

    另外,在本次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实践队发现,许多红色文化展览馆都推出微信小程序“打卡广东红”这一活动。据了解,“粤学党史 粤爱党——打卡广东红”小程序由广东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打造,集纳了上百个广东省各地重要革命遗址、重大事件发生地、革命纪念馆等红色地标。“打卡广东红”小程序可以方便党员群众更好地了解并学习广东省的红色文化,打卡还可以获取积分兑换礼品,即使无法亲临现场,人们还可以通过小程序中的VR打卡功能,远程学习和感悟广东的红色文化。

        微信图片_20230809213749

        微信图片_20230809213844

    烈日炎炎,19日的下午实践队踏上了寻找传播华夏民族情感、民族气节、爱国主义精神的红色景点之路:汕头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和火焰社通信处旧址。这两处红色基因文化史馆也是本次三下乡活动的终点站。实践队首先来到了汕头市八一南昌纪念馆,珍贵的图片,翔实的史料,修缮后的“汕头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生动再现了八一南昌起义波澜壮阔的壮丽画卷。实践队队员林潇涵有感而发:“玻璃柜里的大型雕塑仿佛在向我们无声地诉说着96年前那石破天惊的一幕,再现当时战斗的情景,我们也借此了解到了八一南昌起义的那段硝烟传奇。驻足于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前,我们仿佛一下子回到了那个火红的革命年代,96年前那震撼世界的枪声,犹然在耳。”

        微信图片_20230809214736

        微信图片_20230809214726

    走在招商路,很容易就会被一栋典型的仿巴洛克式洋楼所吸引,位于招商一横巷1号的这栋洋楼就是“火焰社”通信处。馆内的主题被分为“风雷激荡,与国同脉”、“火焰燃烧,星火燎原”、“沪上烽烟,热血澎湃”三大部分,以左联红色文化为主题,火焰文学社和《火焰周刊》为主线,展示潮汕青年文学作家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以及左联烈士冯铿的成长历程;展现潮汕青年文学作家为推动潮汕新思想、新文化、新文学所作出的贡献;同时延伸展示二十世纪初汕头报业盛况。时隔近百年,火焰文学社的主张和精神依旧能穿越历史,为群众带来对生命价值的思考。队员邹域荣表示:“参观火焰文学社通信处旧址,阅读他们留下的报刊和手稿让我们当代青年人在历史的回响中感受到了信仰与热爱的力量,解答了我们正在经历的部分迷茫。”伴随着火焰社旧址参观的结束,“潮人行动”红色专项实践队的实践调研活动也于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经过此次参观学习,实践队的队员们纷纷表示:“汕头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是一座传承着红色基因的城市,我们也将传承红色基因,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伟人们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创建的基业上,奔赴更好的未来!”礼敬红色印迹,铭记革命历史,承担时代责任,”潮人行动”实践队一直在路上。

     

    文字:胡兴宜,罗雨茜

    图片:潮人行动调研团全体成员

    (罗雨茜、胡兴宜、郑丹昀、蓝烁、邹域荣、陈炫君、林潇涵)

    责编:郑一苇

    校对:张龙云

    审核:任聪慧